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青桐鸣高三9月大联考语文,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圈已经汇总了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青桐鸣高三9月大联考语文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B.行人,文中指古代官职名称,早期可解释为出征的人,现在一般指路上行走的人。C.已卯,天干地支可以纪年月日,文中用干支纪日,课文《赤壁赋》开篇用干支纪年。D.舍人,在古代,可以指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或官职名称或权贵子弟,文中指官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伍子胥洞察人心,看破公子内志。伍子胥逃到吴国后,看出公子光想杀掉吴王僚白立为王,就把刺客专诸推荐给他,之后专诸果然刺杀了吴王,公子光成为吴王阖庐。B.伍子胥扶助吴王,最终败楚复仇。伍子胥的父兄皆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最终辅助吴王打败了楚国,楚昭王逃走,伍子胥把楚平王的尸首拖出,鞭尸三百,报了大仇。C.伍子胥明晰时势,认为越国必为患。夫差打败了越国,勾践请和,伍子胥通过勾践忍辱负重、拉拢百姓的举动判断出越国会成为吴国大患,可惜吴王仍与越国讲和了。D.伍子胥敢于进谏,招米杀身大祸。伍子胥劝谏吴王不要和越国讲和,又在吴国进攻齐国时劝说先灭越国,但己怀疑五子胥的吴王听信了太宰嚭的谗言,最终赐死了他。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伍子胥强谏日:“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之也。”(2)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14.申包胥如何评价伍子胥的复仇行为?理由是什么?(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奉寄别马巴州①杜甫勋业终归马伏波②,功曹非复汉萧何。扁舟系缆沙边久,南国浮云水上多。独把渔竿终远去,难随鸟翼一相过。知君未爱春湖色,兴在骊驹白玉珂③。[注]①本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时客居四川的杜甫除京兆功曹,但没有到任,打算出蜀赴荆南。马巴州,杜甫友人,当时的巴州刺史。②马伏波东汉开国功臣、名将马援。③骊驹玉珂,代指早朝骑马之事。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首联用名将马援、汉相萧何两个典故,感叹了朋友和自己的生不逢时。B.领联“南国”一句,描绘了南方水云相映的景色,暗示诗人南行之意。C.尾联点明朋友志向所在,以此作结,含蓄表达对朋友的赞赏勉励之情。D.全诗主宾并举,相互映衬,将“别情”写得既曲折委婉,又真诚坦荡。16.本诗颈联使用了虚写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6分)重八八中2022一2023学年度(上)高年级入学考式语文试题第7页共10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