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R-必考-QG]二试题,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圈已经汇总了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R-必考-QG]二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生物-R-必考-QG]二试题)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而离心管的沉淀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B错误;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保温时间长短与沉淀中的放射性强弱无关,C正确;实验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无法证明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也是DNA,D错误。14.【答案】B【解析】由图分析可知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以RNA为模板合成DNA,是一种有逆转录作用的酶,A正确;DNA聚合酶和端粒酶都能催化相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生成磷酸二酯键,氢键的生成不需要酶的催化,B错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已经发生稳定性的差异,据此可推测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很低,C正确;端粒酶可保持端粒的结构稳定和基因完整性,保持细胞长期的分裂能力,D正确。15.【答案】A【解析】萌发的种子细胞有丝分裂旺盛,DNA复制过程中更容易诱发突变,因此载人飞船搭载的通常是萌发的种子而不是干种子,A正确;太空育种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后期需要按照人们预期的方向进行定向的选择,B错误;太空环境可以提高突变率,但也不会导致所有微生物菌种体内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都发生变化,C错误;航天育种利用太空中的高真空、宇宙辐射、微重力等特殊环境使作物的种子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D错误。16.【答案】B【解析】“人的某一器官用的越多,就会越发达,反之就会退化”这是拉马克的观点,是错误的,生物体产生的变异能不能遗传要看遗传物质有没有改变,而不是使用的多少,A错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B正确;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物种,有些是靠开辟环境中新的生存位置来生存和繁衍的,不一定比原来的物种适应能力更强,C错误;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不可能完全隔绝,人也不可能离开自然界而生存,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可能完全摆脱自然界的影响,D错误。17.【答案】D【解析】a是组织液,b是淋巴液,c是血浆,a、b、c与细胞内液共同构成人体的体液,体液中含有大量的水,还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A正确;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B正确;红细胞中的O,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有机物氧化分解,至少需要出红细胞膜、进出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细胞、进入线粒体共6层生物膜,C正确;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血浆中蛋白质分解进入组织液中,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D错误。18.【答案】A【解析】BD段血糖浓度先降低后升高,可能是医护人员进行了高强度的工作导致血糖浓度发生较大波动,A正确;导致BC段和CD段变化的主要激素分别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错误;在调节血糖的过程巾,相关激素不能作用于全身,说明激素具有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C错误;生物体中血糖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血糖浓度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是一成不变的,D错误。19.【答案】C【解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可防止猴痘病毒对机体的侵袭,这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病毒经人体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后暴露病毒表面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天花病毒和猴痘病毒亲缘关系较近,有相似的抗原,接种过天花疫苗后产生的记忆细胞和抗体也可识别猴痘病毒,C正确;接种天花疫苗来预防猴痘的【高三生物参考答案(第3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