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圈已经汇总了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周人的青铜器一改商人青铜器恐怖、森严的艺术图案和纹饰,一些活泼可爱写实的动物形象出现在青铜器上,使得青铜器“鬼气”变淡。此外,周人的青铜器重心偏低,形体向低矮方向发展,给人一种雄伟、庄重的感觉(如图1、图2)。商周青铜器风格的变化反映出当时图1商代兽面纹铜钺图2西周马形尊A.审美观念的萌发B.治铁技术的进步C.人文意识的发展D.礼乐制度的瓦解2汉代太学创立之初即“设科射策”,对学生每年考试一次,考试合格的按成绩的高低除授不同的官职。“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据此可知,西汉太学A.生员出仕需经过严格的考试B.以分科目为主要考试形式C.是西汉官员选拔的唯来源D考试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3.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撰修淡化了《春秋》笔法,通过一些细微小事铺叙描写家族人物事迹,宣扬祖先容止风度,弘扬先祖德行功业;选材鲜活,语言生动,人物形象灵动,叙事风格有较鲜明的文学性。这反映出当时A.文学日益世俗化的发展趋势B.官修史书具有教化功能C.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冲击D.家族门第观念得到强化4唐代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这主要是因为A.人口数量的增加B.选官制度的改革C.政治环境的改变D.经济结构的变化5著名经济史专家林文勋根据主要流通商品的变化,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分为秦汉“盐铁时代”唐宋“茶盐时代”明清“粮棉时代”几个不同的阶段。这一演变趋势本质上反映了A.雄厚商业资本不断聚集B.商品流通数量逐渐增多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全国性商贸网络的形成6“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起源于民间故事,至宋话本基本成熟定型,明清迎来繁荣时代。表1所示为对“小说”词源的考证。据此可推知,中国古代“小说”表1早期说法出处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庄子》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