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1)①催化剂(1分)②NO2(g) O(g)=1NO(g) O2(g)△Hh= 572kJ·mol(2)①A②>(3)c(Na)cHSO, )dSO)>(H)=COH)(4)①正极(1分)②SO3 20H-2-s0 HO【解析】(1)①NO在反应1中作反应物、反应2中作生成物,故NO为催化剂②根据图知,反应2中反应物是O、NO2,生成物是NO、O2,总反应一反应1得反应2,NO2(g) O(g)NO(g) O2(g) AH=(143 200.2)kJ.mol=57.2kJmol(2)①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不变,如果是恒温恒容,无论平衡是否移动,容器中的压强均不变,换为绝热容器后,随着反应的正向进行,反应放出热量,体系温度升高,等量气体的压强随之增大,此时压强是变量可以作为平衡的依据,A正确。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气体的质量也不变,此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变量不可以作为平衡的依据,B错误。增大CO的浓度可以使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但是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C错误。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则平衡逆向移动,所以平衡移动的初期为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为了达到新的平衡逆反应速率向正反应速率靠近,逆反应速率会减小,所以逆反应速率的变化趋势为先突然增大后逐渐减小,D错误。②已知H2S(g) CO(g)COS(g) H1(g)△0,在充有催化剂的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设起始充入的m(CO):mH2S)=m,m越大说明充入的CO越多,两种反应物增加种会提高另一种的转化率,则m>m2,设H2S、CO起始时物质的量均为aml,H2s达到平衡时转化了xmol,则由题意列三段式为H2s(g)cO(g)- EOS(g) H2(g)起始物质的量a00转化物质的量平衡物质的量a-xa-X测得H2(g)的平衡体积分数为25%,即2×100%=25%,解得x=05a,则此时该反应的2aXX平衡常数K=Os)xcH)(0.5a)2C(H2 S)dco) a-x a-x(a-x)(a-05a)(3)25℃时用1mol·L的Na2SO3溶液吸收SO2,当溶液pH=7时,溶质是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溶液,根据c(H)=c(OH)=107molL,亚硫酸的第二步电离常数K2=6.2×103可知c(SO3)6.2×103c(HSO3)aH)=0.62,因此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HSO,)> C(S0,)>C(H)=OH)(4)①Pt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Pt电极作正极②BiVO4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SO2 20H-2eSO; H2O。
34.考查目标(1)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等,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2)本题考查了机械波的传播及机械波的叠加,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思路点拔(1)光线在上表面的折射角等于在下表面的入射角,光线在上表面的折射角要小于临界角,光线不可能在下表面发生全反射由几何关系知,该玻璃砖的折射单n==01 01=C=1.25,则光线在玻璃砖内的传播速率为υ==2.4×10°m/s。(2)(i)由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判断出两列波波峰相遇处,结合图象求得图示时刻两列波波峰的最小距离,因两列波传播方向相反,则合速度为两列波的波速之和,从而求得最短时间;(ⅱ)本问所求仍为波峰和波峰相遇处,结合图象判断图示时刻两列波波峰是否存在着重合的可能,即可进行判断。参考答案(1)1.25(2分)2.4×10°(2分)不可能(1分)(2)(i)由题图可知,a、b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Aa=1.6m,Ab=1m,波峰均为0.25m,则只有两列波的波峰相遇处的质点的位移为0.5m(1分)=0时,两列波相邻波峰间的最小距离=0.3(2分)从t=0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5m的质点的时间为t=(1分)代入数据得t=0.075s(1分)(ⅱ)若a波、b波均沿x轴正方向传播,要找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重合处,必须从波谷重合处出发,找到这两列波半波长的奇数倍恰好相等的位置。设距离为L处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相遇,并设L=(2n 1),L=(2k 1),式中k、n均为正整数(2分)A将A。=1.6m,Ab=1m代入并整理,得2k 1=A=8(1分由于上式中k、n在整数范围内无解,所以不存在波峰与波峰重合处。(2分)解题技巧解答这类问题的美键是要找两列波的波谷与波谷重合处,从波谷重合处出发,找到这两列波的波长的最小公倍数的位置,要找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重合处,必须从波峰重合处出发,找到这两列波半波长的奇数倍相等的位置。
以上就是2022英语周报七年级w 35答案,更多英语周报答案请关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