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B【必备知识】台风的成因【关键能力】本题以2020年7月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无台风生成的现象为背景,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思路】台风的形成条件是近洋面温度较高,出现强烈的上升气流,并形成低压中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其控制地区气流下沉,使西北太平洋空气对流较弱,无法形成台风,出现“空台”现象,故选B。7,A【必备知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进退对我国天气的影响【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推知,2020年6月入夏之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季风停留时间偏长,所以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总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增大、降水日数增多,选A。《猜有所依热考知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我国天气的关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变化影响很大,它的势力强弱和位置,直接彩响着我国夏季雨带的分布。春末,雨带常位于华南。夏初,西太平弹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暖湿的偏南气流沿其西缘北上,与北方来的干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相遇,形成梅雨天气。盛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一步北进,雨带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撒,雨带也随之南移。
8.D【必备知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题思路】读图可知,站点④海拔最高,气温较低,土壤冻结较早,融化较晚,冻结日数最多,故选D。9.B【必备知识】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解题思路】据材料可知,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与当地积雪覆盖厚度、历时以及植被覆盖度和腐殖质厚度相关。站点④海拔较站点③高,气温应较低,但土壤最大冻结深度较站点③小,这是因为站点④的土壤温度较站点③高,说明站点④的积雪厚度大:由材料可知,站点④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草原,站点④植被覆盖、腐殖质较站点③多,对土壤的保温作用较强。综上,②③正确,故选B。10.C【必备知识】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解题思路】黄河源区在青藏高原上,图示海拔不符合,且青藏高原多是多年冻土,地带性植被是高寒植被,A不符合:东南丘陵地区无季节性冻土分布,B不符合;松嫩平原海拔在300m以下,D不符合。据图文材料可知,站点③和站点④的自然植被分别是温带荒漠草原和温带草原,所以该地区应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伊犁河谷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且海拔较低处为温带荒漠草原。故选C。
以上就是2022九年级英语周报41期黄石答案,更多英语周报答案请关注本网站。